114年度第1學期 E-8 臺北客家八音團
課程資訊
講師:鄭榮興 助理講師 : 鄧愔珂
日期:03/05-06/25
時間:18:30-20:30(三)
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中心-B1文創學堂
(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近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
時數:36小時 / 2學分 / 18週
費用:實體課程,固定收費1,120元。(已含場地費400元)(客語文化教學類課程統一收費,不適用任何優惠或折扣。)
材料費:無
線上報名時段
●114.1.09(四) 10:00- 114.1.23(四)17:00 (早鳥時段)
●114.2.03(二) 10:00- 114.3.05(一)17:00 (一般收費時段)
●購買課程方式: 請先加入會員或登入主題公園會員,拉到此網頁下方加入購物車。
●恕不提供現場報名。有身心障礙之特殊需求者,將開放預約報名期間每週三下午的時段,協助現場輔導報名。(請自備可線上刷卡之信用卡、金融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報名之前,請先詳閱臺北客家書院114-1期簡章。
※ 報名成功學員請記得注意官網報名人數及開班公告,本書院不另做個別開課通知。
※ 報名繳費後因個人因素申請退費者將酌收手續費200元!!!
※ 凡提出退費申請起,即視同放棄該課程上課資格與學員權益。
客家元素設計
客家八音為客家傳統音樂,透過課程中對於音樂的教學,也說明客家八音在客家禮俗中的用途(祭典、儀式),讓學員透過音樂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客家文化與禮俗關係。
結合永續發展目標
1. 優質客家音樂教育。
2. 永續客語文化傳承。
課程介紹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原是明末清初從大陸移民而來的客家民間小樂隊,主要功能是在典禮儀式、迎賓與宴饗的演奏,其演奏形態可分為「吹場」與「弦索」兩種,主要樂器是嗩吶。其中「吹場」分為大、小吹場兩類。「大吹場」以大嗩吶為主,鑼鼓為輔;「小吹場」以小嗩吶為主,絲竹鑼鼓為輔。演奏曲目大部分是傳統曲牌、北管亂彈戲及其他地方音樂的曲牌。「弦索」也分為兩類,一為絲竹樂器合奏,多用於典禮場合,演奏內容多為弦譜、民間小曲等;另一則以嗩吶為主,絲竹樂器為輔,演奏內容大部分是民間小曲、傳統大曲、表現唱腔模擬、亂彈福路戲、西路戲、客家採茶戲及歌仔戲等。
客家八音是客家器樂音樂的代表,原是民間小型吹打樂的一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功能逐漸 擴充,從原為祭祀迎賓等典禮而服務的音樂,到演為供給娛樂欣賞等喜氣事情的音樂演奏或伴奏音樂,甚至現今亦被使用於喪事場合演奏等。
客家八音在發展過程中,其演奏曲目擴增,而樂器 之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演奏型態也從單純器樂演奏,演變為另外又加入戲曲唱腔與山歌小調 演唱的音樂種類,皆說明了客家八音在多樣多變的音樂環境中,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與適應性。客家八音大量雖大量吸收其他樂種的表演內容及音樂元素,然而其能做適度的調整與改變,在吸收這些外來音樂內容同時仍然能保有其原本客家的獨特音樂風格。
課程目標
1. 使學習者能了解如何欣賞客家八音,進而喜愛客家文化藝術。
2. 使學習者能演奏客家八音樂曲。
3. 使學習者能對於客家音樂產生興趣。
教學方式
主要使用講解示範與實際操作練習教學法。
學員選課要求或準備工具
1.愛好客家音樂,有音樂基礎更佳。
2.除打擊樂器可由班級提供外,其它旋律樂器需自備。
講師經歷
鄭榮興
現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 -教授
教授專長科目:客家八音、客家戲曲音樂專題、地方戲曲、音樂分析…等
學 歷: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學院DEA文憑
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班博士
獲獎紀錄:
曾獲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有功人員-參等教育文化獎章」
「保存發揚客家文化深具貢獻獎」
「101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客家委員會102年度「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第21屆東元獎」-文化類〈音樂類〉獎項。
重要經歷: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創團人
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傳人
國立復興劇校校長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校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首任校長
主要著作:
《臺灣客家音樂》、《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客家戲的榮興》、《臺灣客家戲之研究》等。
課表-01/08更新 : 第一堂課日期延至03/05開學,課程日期接延後兩週,課表待更新。
課程/報名相關問題,請於週間辦公時段(09:00-12:00、13:30-17:00) 來電 : 02-2369-1198 分機325、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