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城南路,水田夕照微;孤村煙樹外,耕罷策牛歸。
二月城南路,朝來雨霽初;有人鋤綠野,取次種春蔬。
日日城南路,春風聽鷓鴣;最佳煙雨景,一幅輞川圖。
步到城南路,斜陽望欲迷;前頭驚鳥起,飛入數峰西。」
水田、孤村、耕牛等典型農村圖像,是二十世紀初日人治台時期的臺北城南一帶景觀。在春日乍暖還寒,時而微風細雨、時而斜陽映照的臺北市城南最大水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臺北客家農場茶山水田裡,敬邀各位媒體先進,共同來體驗都會客家農耕文化,參與2020臺北客家農場蒔田親子盛會!
【活動流程】
時間 |
流程 |
說明 |
0930-0945 |
報到 (田園網絡夥伴、親子家庭第一隊) |
報到、手部消毒 |
0945-1000 |
敬拜伯公 |
|
1000-1005 |
友善田埂 |
演出 |
1005-1010 |
「友善田埂」概念說明 |
|
1010-1015 |
主委致詞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徐世勲致詞 |
1015-1020 |
學蒔田 |
活動介紹 |
1020-1025 |
貴賓示範 |
|
1025-1040 |
蒔早禾 |
民眾體驗插秧 |
《台灣日日新報》記者尾崎秀真約創作於1905-1915間之描繪城南南菜園周邊田園風光詩作
1040-1055 |
做濕地 |
民眾體驗踩踏黏土 |
1055-1110 |
遶農場 |
民眾體驗坐輪椅繞行田埂 |
1110-1120 |
食點心 |
演唱、表演 |
民眾報到 (親子家庭第二隊) |
【媒體聯訪】 |
|
1120-1125 |
活動說明 |
|
1125-1140 |
蒔早禾 |
民眾體驗插秧 |
1140-1155 |
做濕地 |
民眾體驗踩踏黏土 |
1155-1210 |
遶農場 |
民眾體驗坐輪椅繞行田埂 |
1210- |
活動結束+合照 |
|
※活動內容配合現場調整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rlNYX1。活動詳情請至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瞭解最新訊息。
蒔田(插秧)相關諺語教學:
◆「蒔田蒔到七月半,較贏深山燒木炭;蒔田蒔到處暑過,較贏唐山辦年貨。」
比喻適時勤耕種的重要,比作任何行業要好。
◆「清明前,好蒔田 ;清明後,好種豆。」意為清明節前應該要插秧完成,清明節過後適合開始種植豆子。
◆「小孩愛過年,大人愛蒔田。」
◆「穀雨前,莫蒔田;穀雨後,莫種豆。」
◆「黃秧蒔田難轉青,青秧蒔田粘手靚。」
◆「手拿青秧來蒔田,回頭便見嫩嬌蓮。橫直行子要對正,退步原來是向前。…」
◆「敬老得福,敬禾得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