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客家冷知識系列2

 臺北客家冷知識系列2

 

臺北市最早的客家公共歷史遺跡--第一座客家人捐助碑記與詔安客游氏家族

 

許瑞君/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要論臺北市第一座古廟,17世紀創立、祭拜歷史久遠的劍潭古寺或寶藏巖都可爭一二。兩座寺廟都有客家先民遷徙流轉的身影。然而,若要追尋臺北市第一個由客家先民留下的公共歷史痕跡,則首推劍潭古寺現存碑記中,落款年代最早的「游文鳳喜捨香燈租粟碑」。

    劍潭古寺寺方記載,寺原位於劍潭山下,背山面河,乃是臺北地區知名之古寺。先民於明崇禎7年(1634)草創開始祭祀;清康熙56年(1717)有「西方寶剎」之名,其後歷經多次重修或重建,又稱「觀音寺」。乾隆38年(1773)捐募重建,稱「劍潭古寺」。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網https://tm.ncl.edu.tw/記錄:「劍潭古寺原位於基隆河右岸、面臨劍潭,奉祀觀音。乾隆38年(1773)由吳廷詰等捐募重修,而後又數度修建,寺觀莊麗、香火鼎盛。至1938年(昭和13年)因日人擴建臺灣神社,故強命該寺遷建至大直,今址位於臺北市北安路。而照片所見則為位於基隆河畔之劍潭古寺。 」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臺北郊外劍潭寺」

 

    劍潭寺被迫遷建後,因地域狹窄,寺觀大為改變,所幸現址仍留有部分建築遺構與碑石。寺中花園現仍保存閩籍詔安二都游姓客家先民游文鳳與游樹山祖孫相關的兩座碑石。游文鳳喜捨香燈租粟碑碑文

「劍潭

漳州府詔安縣二都鄉游文鳳

喜捨

佛祖廟香燈每年完納租粟伍石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 日立碑」

    碑上記載了乾隆59年(1794)10月,劍潭寺信徒—來自詔安二都的游文鳳,每年捐贈該寺定額田租做為香燈銀的記錄。

  

左圖:游文鳳喜捨香燈租粟碑現況照。攝影:許瑞君

右圖:國立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游文鳳喜捨劍潭寺香燈碑記原拓本數典檔

 

     今之劍潭古寺的游文鳳碑對面,尚有其孫游樹山於明治年間的碑記,碑文:

「此田壹段帶空埔壹所址在三坑子庄

現增闢加租文鳳孫游樹山恐

後混爭再立喜捨字為證

明治三十四年二月  日附立」

文鳳孫游樹山碑。攝影:許瑞君

        碑上記載,這原本捐資的田旁邊還有未墾地,位於三坑子庄,現在開墾了,所以廟收的租額就增加了(意指高於原本的伍石),游家的孫子樹山怕有爭議,所以立碑為證。落款於明治34年(1901)2月。由於兩碑年代整整落差107年,故有歷史學者推測明治碑亦可能為游樹山後人補立。

       無論明治碑是否為游樹山增捐原碑,文鳳與樹山祖孫兩碑,說明了清代詔安游氏家族在劍潭一帶的經濟實力,其族位於劍潭寺附近的田業必然不只一處,始能捐資三坑子庄的田業整整跨越三個世代。游文鳳碑更是劍潭古寺現存碑記中,落款年代最早的。唯從劍潭古寺明治32年(1900)的修建樂助功德芳名中,查知游氏捐助者僅有一人,顯示日治初期時,游氏家族在劍潭地區的勢力已漸漸沒落。

       觀察臺北地區同時期的詔安客何士蘭移墾家族,其後人尚分佈於大臺北區與北部各縣市,原捐資的游氏家族後人位於何方則已無可知,尚待更深入的調查。然若檢視大臺北地區,亦可發現清代以來尚有數個游姓家族聚居,如今日北市內湖區的詔安游姓(游子蹄、游子彪後代,乾隆中葉渡台開墾,家族於內湖頂灣仔拓墾定居務農,臺北市第二任市長游彌堅即為其家族後代)、文山區的詔安游姓(游群仰後代,康熙末年渡台開墾,其家族定居於萬芳醫院附近,至今尚保有游群仰祭祀公業)、中和地區的虎頭厝詔安游姓等。此外,宜蘭詔安游姓、桃園詔安游姓家族等。

       從內湖清代饒平客開臺祖陳聖瑞家族,後來散佈臺灣各縣市,而其原墓與舊宅尚位於內湖區,乃是極為少見的客家開臺祖位於城市區域的家族,游文鳳家族在臺北市如何發展,抑或在臺灣開枝散葉,仍是值得追尋、建構臺北市客家家族史的重要歷史一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