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臺北客家冷知識9:都會客家的當代實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臺北客家冷知識9:都會客家的當代實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2020年全球客家研究聯盟邀稿

 

 都會客家的當代實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許瑞君[1]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空拍照/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 臺北市簡介與客家先民

    臺北市位處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東北部,屬副熱帶季風氣候,有淡水河、新店溪與基隆河三條水系及北磺溪流經,地形分為臺北盆地、衝上斷層山地、大屯火山群三區[2]。面積271.8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63萬人。全境為新北市所包圍,人口密度全台最高,為中華民國首都與直轄市。

    臺北市可謂近代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為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時尚中心。荷西與明鄭時期的臺北市,原為原住民族凱達格蘭族漁獵及居住區域。清康熙48年(1709年),漢人所立的「陳賴章墾號」入墾臺北盆地,大規模的土地開發使村莊與街市漸漸形成。光緒10年(1884年),清國治理下的臺北府城興築完工;光緒11年(1885年)臺灣建省,歷數年省城設於臺北市區域,使臺北日趨重要、建設益多,日後漸漸發展為臺灣最重要的都市。

    臺北市客籍移民至遲約於清代初年入台,多於北投、內湖、士林、文山等區域進行開發,身份以拓墾者與佃農居多,包含了嘉應客、大埔客(文山區/廖姓)、饒平客(松山區/劉姓、內湖區/陳姓)、閩籍詔安客(士林內湖區/何姓、游姓、黃姓;中山區)等[3]。清代的客家先民歷經閩客械鬥與資源競爭,人員流轉遷徙,多數都遷回臺北市以南的原居地。至日本時代,臺北市的粵籍客家人僅佔漢人比例的1%,居住於大同、中正、大安、萬華、士林、松山、內湖與文山區等。

    戰後國民政府來臺,帶來部分客籍公務人員與國營企業員工居住台北市各區,加上1950年代後都市化快速發展,吸引了桃竹苗與六堆等區域客籍民眾北上就業,形成了克難街、南昌路、泰順街、通化街、臥龍街、五常街、合江街、羅斯福路等聚集客家民眾的街路或社區。

    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即由臺北市的客家仕紳階層領頭開跑。社會運動的成功,帶來了客家意識的復興,與客家社團及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該時期的客家文化活動,以客語傳承、客家歌謠復興及傳統民俗性活動集會為主。臺北市最大型的客家文化活動—義民祭也於此時期誕生。

 

  •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歷史發展源流

    21世紀初始,臺北市客家界最重要的里程碑,即是2002年臺北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的成立。北市客委會的成立,使臺北市區域的客家文化事務推動注入了強心針。其後數年,北市客委會籌設「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選中自清代以來即有客家人居住的中正區,運用原兒童交通博物館之館舍空間與週邊公園用地,創設占地4.03公頃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自2010年起,委由1998年即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營運。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旁臨新店溪及古亭河濱公園,週邊即為清代古亭庄遺址,早年客家移民匯聚的寶藏巖等聚落,位於蘊藏豐富自然生態及臺北市城南人文內涵與客家風貌的區域。園區內設有「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客庄生活館」3棟館舍及戶外農場等空間,提供多元展演與各項服務。戶外空間設置有福德祠、敬字亭、茶山水田、水車與生態溝渠等客家農場設施及跨堤平台廣場,提供各項客家民俗信仰體驗、戶外教學與客家農事活動參與等服務。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草創初期,除進行軟硬體的基礎建設、興蓋停車場等,主要以復興傳統客家文化相關服務為主,主題公園推動客語教學,舉辦各項客家歌謠、戲曲、民俗活動傳承與手作教室、體驗活動、舉辦柿子節、推廣客家物產等,善用廣達4公頃的主題公園室內外空間,為缺乏客家聚落的臺北市客籍民眾帶來了強烈的客家歸屬感。隱藏其後的,則是除針對學生所策劃的活動外,客家活動的參與者以中高齡者居多。

 

 

主題公園活動/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2013年後,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開始走向擴大群眾參與,善用首都平台優勢,擴大非客族群認識客家,舉辦行銷式的大型推廣活動方向。各種百人文化體驗、千人採芥菜等活動應運而生,並結合其他節慶活動或組織舉辦園區大型燈節等活動。策劃各種客家饗宴型體驗活動,極大化宣傳效益,廣邀各種非客族群認識客家文化,將客家文化的體驗性與觀光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成為該時期的特色。在強力的行銷與活動動員下,「客家」成為文化展演的主體。

 

  • 當代客家視野的轉向

    在極大化客家文化參與客群,強調行銷效益的客家文化推廣思維下,不同的客家傳承視角隱然而生。2014年底開始,北市客基會營運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開了大幅度、由內而外的蛻變。新年度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營運計畫書中寫著,「『臺北.當代.客家』是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一面追尋傳統,吸取養份;一面探索當代,挑戰未來。」

    北市客基會重新思索都會區視野的客家文化傳承、推廣,應著重在後生人的客家意識啟發與當代客家參與上。「文化的根本在於人」,在全球化的席捲下,如何將人重新固著於文化主體與土地上,或許才是都會客家實踐的根本。

    從這時期開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大幅轉向「當代視野」,創造具流動性的都會客家青年對話媒介機制,從量化效益往更深層的都會客家意識探索,隱然的客家受眾比例重分配是一大特色。全球客家串流計畫、當代敘事影展、表演藝術徵件、主題表演藝術節目邀演、食物展演等計畫都在此時期誕生。

 

 

左:2017全球客家串流展。右:敘事影展映後座談/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著重「青年、客家與世界跨域對話」的全球客家串流計畫,不限實踐場域,鼓勵青年以全球為範圍,培育客家青年將傳統客家精神與符號轉向當代,透過實踐與當代媒介讓當代客家文化重新定位與發聲。此計畫被臺灣眾多民眾與臺灣知名的實踐資助計畫如「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流浪者計畫」、「浩然資助計畫」、「築夢計畫」等並列,視為臺灣十大實踐計畫之一。

    深具客家特色的食物展演計畫,利用客家常民議題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帶出當代性的食物社會議題。如第一年以「豆腐」為主題,探討臺灣產的黃豆與跨國基改黃豆議題下,隱藏的健康與全球化下西方文化與客家文化的文化攻防戰。第二年以「客家常用民俗植物」為主題,從客家漬、飲食歌謠與客家民俗植物學,試圖喚回都會客家子弟心中最深刻的舌尖記憶。第三年以「客家炆」為主題,採用客家傳統飲食烹調方式為策展核心,全面帶出客家文化中延續數百年的飲食詩歌展演與客家性等。

    面向當代視野、強調實作與創新的轉向,給予了許多都會後生與藝文工作者,重新思索自身族群身份並參與客家的機會。表演藝術徵件、主題表演藝術節目邀演、敘事影展、食物展演等計畫,不止提升了當代客家表演藝術質量,回應傳統客家面貌模糊的臺北城中,客家的當代性與未來性議題。

   

  • 小結:持續創造都會客家的後生參與機制

    此後,訴求善用首都平台優勢,連結國際與當代都會議題的企劃不斷推陳出新。以客家音樂接軌國際、宣揚客家的國際唱客音樂交流計畫廣獲好評。從傳承客家農業歷史脈絡體驗的臺北客家農場,轉向社群參與經營、連結城南文化生活圈,以貼近都會生活的「食農教育」議題,連結當代都會客家生活。

 

 

左:農場割禾。右:音樂會/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2019年起,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創造更多青年後生的藝文參與機制,以打造當代客家藝術創作平台的小額藝術創作資助計畫,支持更多後生反身思索與創作當代的客家記憶。更強調親子連結,擴大學齡兒童的客家文化體驗服務、舉辦各季節的親子文化活動,訴求以兩代或三代親子共學、交流,全力的向更低年齡層的客家後生輩進行文化扎根。

 

 

左:2019童遊客家夏令營。右:2019年主題公園秋日親子活動/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臺北客家農場小寒節令自然農法芥菜採收活動/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擁有臺北市都會核心區域最大稻田的臺北客家農場,正調整步伐、邁向回應全球都會常見的環境教育與生態平衡議題,重新以連結客家與土地的深層脈絡,透過各種參與方式面向當代、向下扎根。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作為臺北市客家人最重要的客家核心根據地,應當以何種方式傳承客家精神與歷史記憶、客家生活模式與文化儀式等,持續創造都會後生的參與機制,從懷舊原鄉美好記憶中,稍微轉身面向當代與未來,創造屬於都會客家人的客家記憶,應是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創設十年之當代實踐與累積。

 

分批下田體驗客家蒔田(插秧)環境教育活動/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1]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研究員,E-mail:lpit225@gmail.com

[2] 2017,臺北市年鑑編輯工作小組,《臺北市年鑑2016》,〈第一章臺北概況〉,臺北市政府秘書處,P34

[3] 2019,《臺北好客氣—2019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年刊》,〈臺北客家概述〉,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P10-1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