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生態篇-

 

紅冠水雞學名 Gallinula chloropus,秧雞科,別名:水鴐令、過塘雞,台灣普遍留鳥,體長約33公分左右,嘴為紅色,額部有紅色斑塊,尾部下方、協下有白色斑塊,全身為黑褐色,腳步為黃綠­色,身形同一般家雞,足長,腳趾前三後一,腳趾間雖無蹼,卻是游泳高手。 紅冠水雞平常活動於魚塭、水田、水邊草地,亦見於農耕地稻田間。

紅冠水雞(圖示)

紅冠水雞學名 Gallinula chloropus,秧雞科,別名:水鴐令、過塘雞,台灣普遍留鳥,體長約33公分左右,嘴為紅色,額部有紅色斑塊,尾部下方、協下有白色斑塊,全身為黑褐色,腳步為黃綠­色,身形同一般家雞,足長,腳趾前三後一,腳趾間雖無蹼,卻是游泳高手。 紅冠水雞平常活動於魚塭、水田、水邊草地,亦見於農耕地稻田間。雜食性鳥類,以植物種子、嫩葉、水生昆蟲、小魚及貝類等水邊生物為食,警覺性甚高,性羞澀,行事十分隱密,­不善飛行,飛行時雙腳下垂,通常在光線微明如晨昏之際活動,鳴聲似喝水的「咕嚕」聲。 紅冠水雞常穿梭於草叢中,築巢於地上,雌雄共同築巢、抱卵及育雛,繁殖期從3月到7月,一年可產2窩,每窩3~6顆佈滿紅斑的蛋,小寶寶屬於早熟性幼鳥,破殼後就可以走路­,跟著雙親到處覓食,由於技巧尚未純熟,常可見親鳥輕輕地咬著食物,讓小寶寶練習取食。 紅冠水雞是新生成的濕地、人工濕地環境中的先驅鳥類,是早先進駐覓食活動的鳥類之一,只要你注意找尋,就可以欣賞到牠們討喜的模樣。

      全身黑色,體型圓胖的秧雞科鳥類了!嘴基部及前額呈紅色,雙腳為黃綠色,嘴尖黃色;在牠們的臀部兩側,有大型的白色斑塊,牠們就是台灣濕地常見的紅冠水雞。紅冠水雞是普遍的留鳥,活動以魚塭、水田及紅樹林等大面積的濕地或水塘,雖然外表和不會游泳的雞非常相像,但可是游泳高手哦!在游動時,紅冠水雞的頭部會不停的地向前伸展,而白白的尾部也會規律地擺動,看起來,就好像是隻游在水面的黑水鴨子。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繁殖後期常見組成小家族群。喜在茂密的水草叢中穿梭。飛不高,少飛翔。活動於消晨和黃昏,以水生小動物、昆蟲、植物種籽為食。

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出現了紅冠水雞的巢穴,裡面有5個未孵化的蛋等待孵化!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生態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