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與現代接軌! 而現代青年更應擁有文化的軟實力,才能走出特色專長,替未來無限可能奠定實力與基礎。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18日在客家圖書影音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與五所大學院校合作拍攝客家紀錄片,用影像紀錄台北客家。主委曽年有表示,「勇於改變」是這次合作的主軸,他期待青年學子藉由紀錄與探索,活化都會客家的能量。
臺北市客委會特別選擇在臺北市義民30嘉年華前夕,與景文科大、銘傳大學、輔仁大學、臺北大學以及師範大學的青年學子合作,用影像紀錄的方式來認識客家文化,並從中探索、學習、汲取客家文化的精髓,以「勇於改變」的核心目標,讓青年攝影團隊從中思辨活化客家文化的元素。
負責拍攝「還我母語運動」紀錄片的師大團隊強調,隨母語運動之後所產生的客語學習、媒體播放,應該要放大格局,突破學習的年齡層,提升到國高中及大學生甚至社會人士,把客語當作日常用語。當然,這還需要許多客家人的配合,能激起大家對語言情感的熱絡。媒體播放也是,現在許多節目也應該要開放用國客語發音,並不只是侷限在客家電視台才能有客語節目,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母語傳承。
從楊梅護樹運動探索發展的銘傳大學組,以「破蒼穹,溯千歲」來突破現有的困境。他們表示,現今社會大眾,都把「文化」和「思想」混成一談了。楊梅護樹運動即是一例,因為當地廟方與當地居民站在不同角度,想法不同,造成無法取得共識。文化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以及文藝作品和文藝形式,應該要保存,但是思想是一種思維方式,因許多人對每件是得看法思維不同,所以應該要配合當時場景作為鋪墊才能表現和理解。因此,未來在活絡文化的各項運動,應該要先打破舊思維,站在新的高度,來回顧文化,較能取得共識,對於文化或生態的保存,也較能有所推進。
紀錄義民祭典的景文科大團隊,則是從歷年參與活動的角度觀察,認為青年參與文化活動,應該要考慮青年的喜好,將活動內容設計得更有樂趣,才能拉近和青年的距離,當然文化底蘊不可喪失,但活動內容上,應該可以更為活潑或者加上青年喜愛的方式會更好。例如義民祭典上,可以安排年輕人較易懂和了解的現代舞台劇結合戲曲,或是有流行的客家音樂、樂團的演出,都能引起更多青年興趣,拉近文化和年輕人的距離。
另從音樂人角度來探索的輔大團隊,則提出音樂無框架的論點來激發客家文化的青春力量,他們認為,客家音樂創作者要翻轉角度,擺脫標籤與框架,盡情創作,打破族群差異,吸引年輕族群喜愛,激發青春力量。紀錄農耕作家鄭煥生的臺北大學團隊認為,只要去做,認真去做,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堅持是獲得肯定的最好方式,例如結合社群網路能引起更多年輕人的參與,取得更多的評價,在文學創作上更有吸引力。
臺北市青年客家影像紀錄團隊,今年度以「義。動」為主題強調改變需要勇氣,突破舊思維,建構客家文化的青春方程式,將產出五部影片,預計在11月起舉辦網路策展,並在11月11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影像紀錄展,歡迎大家踴躍發表活化客家的青春激素。活動詳情請至臺北市客委會官網http://www.hac.gov.taipei/ 或大學采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p.hakkayouth/ 瀏覽。這五部影片名稱分別是: 墾荒時期的心靈寄託(景文科大);破。繭(銘傳大學);天光朝晨(輔仁大學);筆耕人生_翻山越嶺文學路 鄭煥(臺北大學);客家發聲(師範大學)。
北市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與拍攝團隊合影。
五所大學院校的拍攝團隊與客委會合作,用影像紀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