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客家公園一期稻作插秧示範 促進文化對接, 體驗客庄生活
客家公園一期稻作插秧示範 促進文化對接, 體驗客庄生活

本週六在客家公園舉辦一期稻作插秧「休養生息」活動,晴朗的天氣,不少學校團體代表、親子家庭、客家社團等都特別前來參與盛會。今年插秧前,特別在冬季前不種菜而改種綠肥「波斯菊」,代表讓土壤休息,打田時一併將「波斯菊」混拌入土,成為本期稻作生長的養份。今天不僅有在園區進行農耕課的同心華德福共學團、在公園周邊的國小推動食農教育的象農夫社團,與透過水稻與公園進行交流的太平國小等,都紛紛來到公園,向新竹峨嵋無負擔農場的專業農夫們學習插秧。臺北市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說:「我們的公園是為了傳承客家文化,公園內特別規劃有茶山水田可以種稻,今天要開始插秧(蒔田),透過插秧的勞動,將客家文化傳承出去,也將自然與文化一起呈現來詮釋、慶祝天穿日。」

許多民眾特別前來體驗都市中客庄的生活情境,在虔誠敬天儀式後,田裡面由成人負責下田插秧,孩子們在一旁玩耍,幾位志、義工的大姐們則在一旁負責製作天穿日的特色粄食「油錐子」。象農夫社團李孟發老師說:「我們在公園周邊五個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客家公園的環境很棒!來這裡學習並與客家文化交流是很棒的經驗!」許多孩子圍繞在田埂邊,細數秧苗的支數,雖然不能下田插秧,園方特別聘請農夫來指導如何篩選稻種、用鹽水浸泡篩選,以及調配育苗的介質,為園方孕育一盆一盆的旱稻盆栽。

客家人在務農的過程中,會唱上幾首山歌,是調劑也融入了生活內容。不少客家社團特地選在蒔田來表演,為大家帶來歡樂,也傳遞客家生活文化與情境,不少市民發現到客家公園原來這麼有趣,氣氛也相當熱鬧。延續上午的活動氣氛,下午一群農場的認養義工,帶領親子一起製作粄食DIY,還有各樣的香草點心,許多素材都是從認養的園圃裡摘採的,有鮮蔥做的蔥油餅、南瓜做的黃色湯圓等,也帶領大家認識各類的香草作物,經過一整天的知識學習、音樂表演與美食品嚐,大人小孩都玩的很盡興。

公園的另一頭,有義工在指導拆解棧板,臺灣休閒運動管理協會也特別選在公園,指導十幾位小朋友攀樹技巧,最後邀請兩邊民眾匯集,園方特別為大家導覽公園內的自然保留、樹藝等生態資源,介紹客家公園豐富的自然、人文內涵。接下來一期稻作的生長期,園方也將舉辦相關的體驗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客家公園網站(http://www.thcp.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瞭解關於最新訊息。

 

 

返回